罗剑仇
0 2024-12-31
叶楚伧简介:著名的南社诗人,官僚,活动家
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:叶楚伧,历史上评为著名的南社诗人,官僚,活动家叶楚伧,历史叶楚伧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。
中文名:叶楚伧,出生日期:1887,逝世日期:1946
叶楚伧(1887—1946), 著名的南社诗人,官僚,活动家。原名单叶、宗源,以字行,别字(笔名)小凤。江苏吴县人。
叶楚伧,著名的南社诗人,官僚,活动家。原名单叶、宗源,以字行,别字(笔名)小凤。江苏吴县人。妹妹叶宗渊,嫁于离周庄不远的芦墟镇,现在她女儿还健在。已有70几岁了。
早年生活
叶楚伧原名宗源,字卓收,楚伧是他从事新闻工作时所用的笔名,叶楚伧1887年10月4日出生于江苏吴县周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。其父叶凤巢是晚清秀才,为人甚是慷慨,又爱广交朋友,因不事生产,致使家道逐渐中落。叶楚伧11岁时,母亲去世,遂由姨母抚养长大。 叶楚伧自幼聪慧,一开始受业于同乡的唐鄂,不久便离开周庄,先后寄读于任氏、叶氏家塾。后来又回到家乡师从邑中石宿陶小址,博览群书,并在学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1902年,叶楚伧参加了县试和府试,均名列前茅。参加院试时则落榜了。那时正值清末新政,清政府为兴办教育而开办学堂。叶楚伧16岁那年考入了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(后改名为南洋大学,是交通大学的前身)。 同年暑假,叶楚伧转入庞青臣在浙西南浔镇主办的浔溪公学,在高级班继续学习。入学后不久,浙江发生,浔溪公学解散。于是,叶楚伧便召集了浔溪公学的几位同学,在桐乡县的濮院镇一起“研讨学问”,互相切磋所学知识。恰逢邹容的《军》一书出版并对青年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叶楚伧和他的同学也得到一本,这本书便开始在他们手中争相传阅。每逢星期日,他们还在濮院镇公开演讲,宣传。这段经历也就成了叶楚伧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开始。 1904年,叶楚伧考入了苏州高等学堂,在那里学习了3年,在即将毕业时,发生了一件事。那时,有学生在不经意间发现学校的监督人员私自更改考卷名次,这一舞弊案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愤怒,叶楚伧等学生痛打学校监督人员。学生的行为引起了当局极大的不满,江苏巡抚端方下令缉拿,并打算以同党的罪名关押他们。叶楚伧得到消息后离开学校,避居于友人柳亚子家中,免去了牢狱之灾,但还是被苏州高等学堂除名了。这时,同盟会员,叶楚伧的同乡陈去病在汕头主办《中华新报》,因病辞职,便推荐叶楚伧来担任笔政,这样,叶楚伧经上海赶往广东汕头。 在汕头参加《中华新报》是叶楚伧从事新闻工作的开始。到职后,他写了很多文章,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,宣传思想。其文笔雄浑泼辣,针砭时政,文章很受欢迎,《中华新报》销量大增。1909年春,在《中华时报》创始人谢逸桥的介绍下,由谢良牧主盟,叶楚伧正式加入同盟会。 1910年,叶楚伧参加了陈去病、柳亚子等人组织的“南社”。南社以“文字”为宗旨,借诗文来提倡民族气节,推动思想的传播。之所以取名南社,是因为“南者,对北而言,就是反对北廷的标志”。叶楚伧在《梦吴江行》中写道:“君王不向鼎湖去,五革何处非疆场。朝以太庙负矢出,暮挟胡俘北门入。”以表达自己对反清和参加资产阶级的雄心壮志。 叶楚伧广泛地接触汕头、潮州、梅州等地的党人,经过长期交往后,他们决定组织“诗钟社”。诗钟社表面上是诗词唱酬之会,实际上则是联络党人从事活动的组织。在这期间,他写了很多文章和诗词,都收入在《楚伧文存》和《南社集》。
祖籍周庄,自小在周庄长大,身材魁梧,桔皮脸,有幽燕之气,恰如其名。早年参加同盟会。1912年中华成立后,先后在上海创办《太平洋报》、《生活日报》,并一度入《民立报》操笔政。1916年,与邵力子合办《日报》,任总编辑,抨击袁世凯称帝。1924年1月,被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,并任上海执行部常务委员兼青年妇女部长。1925年参加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,被选为派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,其所主持的《日报》也为派所控制,1926年二大停止其《日报》总编辑职务。北伐战争开始后,任职于蒋介石总司令部。1927年参加清共的“四一二”事变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任国民政府委员、二届中央特别委员会候补委员。1929年后,曾被选为第三、四、五届中央执行委员、常务委员和委员会委员,并先后任江苏省政府主席、中央党部宣传部长、秘书长、中央会议秘书长。1935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。公余兼职文教,创办大型《文艺月刊》,编印《文艺丛书》、《读书杂志》等。抗战胜利后,奉派为江苏宣抚使。叶楚伧著有《世徽堂诗稿》、《楚伧文存》以及小说《古戌寒笳记》、《金阊之三月记》等作品。1946年叶楚伧在上海病逝,终年60岁,公葬于苏州木渎灵岩山。